新一轮洗牌开始,这一次,没有谁能做局外人!

绵阳楼市发布 2019-08-19 15:32:4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一轮洗牌开始,这一次,没有谁能做局外人!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发布会上,经常参加综艺,逐渐边缘到地产外围的潘石屹,选择了再次出售旗下北京、上海多个物业。这次变卖的13个项目,涉及金额约78亿。

排名前列批拟推出2万平米物业面积,涉及SOHO东海广场、SOHO中山广场、望京SOHO、银河SOHO、建外SOHO在内的5个项目。还记得他上一次抛售是两年前。两年前调控高压刚刚开始,有着敏锐嗅觉的商人自然较先反应过来。

潘石屹就马不停蹄的将上海虹口SOHO售予吉宝置业,获利35.7亿,同年7月将北京光华路SOHO2和上海凌空SOHO两项目整售,三个月之后,以49.44亿的价格出清凌空SOHO。我们无法看到各房企交易背后波云诡谲的变化,但外在的表象却很容易看明白。毕竟,每一次洗牌与买进、卖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主动洗牌与被洗牌很多商人都会说自己不赚最后一块铜板,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在地产圈更是寥寥无几。毕竟地产圈的钱太好赚,谁舍得放掉这么大一块大肥肉呢?这些年不少企业纷纷圈地盖楼。自1998年房地产制度改革,2016年房企数量增长至94948个,14年增加70570个,14年复合增长11.0%。这些增长的企业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家电行业:海尔、美的、长虹等等。

在楼市火爆的2016年更是新增了1522个房企加入房地产行业,当年的房企数量同比增长达到了1.6%。但经过无休止的扩张和大量新企业加入,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饱和,会滞胀。回顾过去,几十年来,房地产市场变幻莫测,但房企的存亡与政策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一点从未改变。面对大环境的变化,主动开始洗牌的是李嘉诚,几年前楼市正红火时,排名前列个抛售物业从中国楼市撤退的是他,而如今事实再次证明,当年的选择太正确。而第二个察觉出地产开始变天的应该是潘石屹,在李嘉诚抛售物业的同年,潘石屹跟着也抛售了上海的部分物业。随后就有了万达王健林的商旅资产整体转让。如今,李嘉诚早早变现的现金早已在英国找到了最稳妥的去处;潘石屹此次出售物业也多了一些淡定从容,并不怕被媒体曲解;而万达更是在去年的年报营收就显示出转型很成功。自己主动参与洗牌时还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而“被洗牌”的房企日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好过了。截止至7月30日,我们在人民法院公告网中查询到宣布破产的房企约为257家,较去年前同比上升约41.9%!虽然这跟2014年和2000多家房企倒闭的惨烈史相比不足为奇,但小笙相信在今年这两百多家的破产仅仅是一个开始。

02

自有资金苦熬很多人说,地产玩儿的就是金融生意,不可否认,这种解读虽然特别但也可取。这些年的房企,大部分玩儿的就是钱生钱的游戏,高速扩张中,有的企业甚至一度以用自己的钱为耻。但最近却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房企居然开始用自有资金熬日子了。

销售方面,2019年房地产销售规模下降,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87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

资金方面,政策不断收紧后,钱越来越值钱,目前,开发贷、房地产信托、内债外债和私募等融资渠道一致收紧,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房企资金供给不足,跟房企融资方面的调控政策有关,2019年来,已经有超过15次针对房地产资金链收紧的政策,不论是购房者还是媒体都担忧房地产资金链。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的占比不断攀升。

而这种困境很难解决,众多房企中也不会再像多年前那样,会有黑马异军突起。

03

稳面包,更在稳面粉多年前的那次房企洗牌,有的彻底掉到第二梯队,成为了中小开发商,有的房企如恒大、碧桂园等则在短短数年内扶摇直上,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上也一路向前。每一轮周期都有人倒下,也有人借机变得更强大,正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前几个月想必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一边是不断收紧的政策,一边是疯狂拿地的开发商。这要源于政府调控楼市的思路开始从过去简单的压制“面包”的价格,转为压制“面粉”的价格(供给端,即开发商融资和土地)。

政府本意肯定是好的,在减少开发商资金的同时,也给土地市场降了温。可是优质的土地资源的价格变得实惠,房企怎么能忍得住?土地变便宜了是前段时间各房企的共识,因此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各房企就算勒紧裤腰带都要赶紧买入。

毕竟大家都指望储存足够的粮食过冬,但俗话说,有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这几个月来银监会一直在加大力度整治给房企输送钱的违规渠道和机构,毫无疑问就是要遏制过多的钱流向土地市场。

这些雷霆举措对于自有资金不充裕的房企而言,在寒风阵阵的秋天拿地显然不会是明智之举。未来融资整顿还会进一步收紧,房企较大的资金来源------海外融资的情况也不会太好,因此过于乐观的房企很可能都撑不到真正的冬天,就在储粮阶段夭折了。

此次楼市和房地产行业的分化、洗牌,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更残酷。不过每一次洗牌,都是优胜劣汰的游戏,对于行业和购房者而言也并非是坏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