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加速流向这些城市!别买错了房子

绵阳楼市发布 2018-11-17 07:08:0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人、钱和产业的竞争

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人、钱和产业的竞争。

其中“钱的流向”非常重要,它是人、产业流向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因此,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个超级重要的指标。

今天我试图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下2018年钱的流向:

排名前列,从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额”的多少,来分析钱的流向。这主要是体现增量。

第二,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多少,来分析钱的流向。这主要体现总量。

“社会融资额”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可能并不同步,因为这是两个统计口径。

社会融资额,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今年又新加入了“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

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只包含企业、个人、团体的存款,包括了人民币和外币。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单项指标。

下面是央行刚刚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的社会融资地区分布情况:

你可以清晰到看到,每个省市区的每一项融资情况。

为了便于查看,我把今年前三季度和去年前三年度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就有了如下表格:

可以看出,广东、浙江、北京、江苏,是2018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额”总量较大的省市。这说明,今年的增量资金,主要流向了这些地区。

从增减幅度上看,降幅较大的是青海、新疆、上海、黑龙江、西藏、内蒙古、宁夏、天津、河北、吉林等。

整体上看,西北地区下降最为严重,其次是东北三省。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也有显著下滑。四大直辖市里,有两大直辖市出现了显著下滑——上海和天津。其中上海的下降幅度,令人感到震撼。

今年“社会融资额”新计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就带来上万亿的增量。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这么多省市出现了下滑,可见经济形势严峻是必然的。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两个原因,排名前列是上半年强力去杠杆,压缩了很多地区的社会融资额。第二是防范地方债风险,压缩了债务率较高、财政能力较弱地区的投资,主要受影响的就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及部分中部省份。

投资的下滑,必然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最近国家又开始增加资金的供给,进入11月、12月社会融资额会有较大增长。

在1到9月,社会融资额大幅增长的省市是:北京(+153%)、浙江(+50%)、重庆(+52%),以及四川、江西等。其中广东、江苏规模巨大,也出现了增长。

但诡异的,社会融资额大增的重庆,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并不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也一般。这可能是两个原因:排名前列,有些钱是从重庆“过路”的,贷款出来之后走了;第二,之前的融资被提前收回了。

北京的表现极为突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仔细研究表格可以看出,北京今年债券融资规模巨大,达到了5730亿元,高居全国排名前列,是第二名广东的3倍多。

北京大企业、央企比较多,在金融紧缩的年份里,直接融资上比较占便宜。

毫无疑问,北京是2018年“资金大战”的较大赢家。将近1.5万亿的天量融资额,已经超过了江苏、山东这些经济大省。至于浙江,也表现非常抢眼。

海南的数据非常可怜,只有400亿的样子。如果海南不能在社会融资额上大幅提升,建设自贸区、自由港的“政策红利”,最终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山东,这个GDP的第三大省,在尾随广东、江苏多年之后,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连续两年社会融资额大幅低于广东、江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了。

央行的社会融资额,只具体到了4大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等都没有具体数据。下面,我们看一下主要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简称“资金总量”)在今年前9个月的变动情况。

注:南京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厦门截至6月。成都、苏州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为人民币存款(未包含外币)。合肥为截至2018年8月的数据。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北京的确是“大赢家”,截至9月末汇聚的“资金总量”突破了16万亿,比上海多了4.2万亿。我之间讲过,资金总量超过2万亿,可以视作“强二线城市”。现在,北京比上海多了“两个强二线城市”,或者“一个杭州”。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实力,差距正在变大。我一直认为,这正是上海能不断获得利好的重要原因。不断给上海政策利好,是为了不让北京表现得太突出。

但事实上,北京正在成为中国少有的“超一流城市”。目前香港在资金总量上,跟上海差不多,跟北京差距也比较大;至于台北汇聚的资金总量,已经被广州超过。

想想看,广州号称一线城市,但北京的资金总量已经是3.1个广州;天津作为资深直辖市,北京的资金总量已经是5.3个天津。即便是在“去杠杆”的年份里,北京“资金总量”的增速都是四大一线城市里较快的,速度接近上海的2倍。

其他资金增长不错的城市还有:东莞(14%)、惠州(12%)、杭州(11.2%)、武汉、嘉兴、珠海、南京、深圳。

通过上述名单,你会发现:

“深莞惠”这个组团增长非常好,是一线城市及其卫星城最典型的“共同发展”模式。

北京是一线城市,自己增长很好,但廊坊、天津都“斯人憔悴”,属于“吸干周边模式”(廊坊此前增长很好,近年来因为楼市调控而下降);

上海是一线城市,自己增长偏弱,南通也不行,只有苏州、嘉兴还可以。

广州是一线城市,自身增长落后于全国水平,中山、清远、肇庆的数据也都不理想,只有佛山还好。

至于杭州和宁波,沈阳和大连,这两对儿“省会+计划单列市”,都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式的分化,都是省会城市好,计划单列市差。这很好理解,权力在发挥作用。

从长远看,如果中央不干预,杭州、沈阳、济南越来越强,而宁波、大连、青岛将呈现相对弱势。当然,在济南和青岛的长跑中,青岛目前还没有像大连、宁波那样弱。

至于深圳和厦门,由于叠加了特区的身份,再加上本身经济活跃,所以可以维持相对省会城市的强势地位。

至于“深圳+东莞+惠州”,过去10多年一直是珠三角、大湾区增长的“排名前列核心”,这种态势会继续延续。

一年、两年的资金流向,尚不足以影响不动产的价值,一旦形成趋势,将对房价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东北地区的弱势,就持续了很多年。

来源:地产情报站

购房过程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知道绵阳新房的较新动态,请添加咨询师微信(mysouhu)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